编前配资查询之家门户
物流运输是商品流通和经济活动的基础保障。高效的物流体系能够打破地域限制,使商品能够迅速响应市场需求,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。今年以来,四川将现代物流产业列入“15+N”重点产业链。日前,省政府办公厅印发《四川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》,明确20条措施。
即日起,川观新闻将对《实施方案》进行系列解读,系统了解四川物流成本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,并围绕多式联运优结构、打通铁路运输“最后一公里”、物流服务“新三样”、数智化助力降本增效等痛点内容进行系列解读。敬请关注。
川观新闻记者 寇敏芳
人们常说,物流是实体经济的“经络”,它连通生产与消费,关乎民生与发展。今年初的四川省两会上,“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”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。作为推进目标落地的具体举措,日前,省政府办公厅印发《四川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。
全社会物流成本高在哪?从哪里降?怎样省?《方案》给出施工图。
四川物流成本高不高?
单一环节成本低,但全链条运行成本高
中国物流成本高不高?单看运输环节,以公路运输为例,我国的车公里成本比美国低24%、比日本低49%。看似并不高。
但再看另外一个关键数据——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,全球近百个发达经济体物流费用占比大体上都在10%左右,美国约7%,去年中国为14.1%,明显比较高。
中国的物流成本为何“忽高忽低”?
首先,我们要厘清一个概念,全社会物流成本不等于运费,而是运输、储存、装卸、搬运、包装、流通加工、配送、信息处理等各个物流环节的费用。也就是说,我国物流运行中存在单一环节成本低,但全链条运行成本高的矛盾。四川是全国的一个缩影,2024年四川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的14.2%,高于全国0.1个百分点。
另一个视角看,我们发现了另一组矛盾。
去年,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组织了一次跟车调研,途中发现,不少司机在炎炎夏日选择不开空调来降低燃油成本、提高收入。一方面,四川运力供大于求,运输市场价格持续低迷,不少物流企业、货车司机通过压缩自身利润来求存活;另一方面,不少企业又反映物流成本高,部分化工产品因为运距长、单价低,导致运输成本占比在30%以上。
物流高成本与低运价矛盾的背后,反映的是物流资源配置效率低、流通循环效率低的问题。这是四川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关键因素。
分析背后具体原因,主要有五个方面——
一是铁路、水路运输不畅。铁路、水路在长距离运输方面优势突出,但四川1000公里以上长距离运输大多采用公路,企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愿意“公转铁”“公转水”。
二是多式联运衔接转换不畅。我省当前多式联运枢纽不多、枢纽功能不强、龙头多式联运经营人缺乏等问题突出,过多换装转运环节是多式联运中普遍现象,降低了物流效率,推升了物流成本。
三是货运主体“散、小、弱”。全省个体运输从业者占比超过80%,难以对接大型生产企业,只能承接分包业务,层层转包后生产制造业的支出没有减少,物流企业利润却缩减了。
四是缺乏信息资源高度集成平台。高效的网络货运平台可以缩短车辆找货时间,从而降低物流成本,但四川的平台中信息撮合平台居多,对运输组织帮助有限。
五是营商环境还有待优化。物流企业在用地、融资、通行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障碍,变相推高了物流成本。
降本目标怎么看?
不是简单降运价,而是优化资源配置
观察全球经济会发现,经济发达国家无一例外都是物流业比较发达的国家。这是因为物流是基础性的生产性服务业,如果物流成本太高,将对所有依赖物流的行业造成影响——抬高成本、减少利润,最终降低了国民经济的效率。
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,就是为经济发展“舒筋活血”,为惠民生、促消费提供助力。
近些年,四川在降低物流成本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和努力。虽然全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高于全国0.1个百分点,但差距正不断缩小。截至2024年底,四川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由“十二五”末的18.3%降低至14.2%,降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%。
长江班列“一单制”首发。杨艺茂 摄
着眼未来,《方案》提出了四川物流降成本新的目标——到2027年,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力争降至13.7%左右。
从14.2%到13.7%,靠什么?
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教授刘昱岗表示,单一环节运输费用降本空间有限,要以提升物流资源配置效率、流通循环效率为关键着力点,降低全链条系统性成本。
《方案》点出了具体方向:到2027年,全省货物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,铁路货运量、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比力争分别提高至3.5%、32%左右,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不低于15%。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持续保持年均7%左右增速。
可以看出,目标聚焦优化运输结构,由于四川公路运输占比高,而公路运输成本高于铁路和水路,因此方案明确提升铁路、水路运输占比的目标;另一方面,明确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目标,释放了做强物流产业的强劲信号,通过产业建圈强链,带动物流降本增效。
也就是说,《方案》要解决的不是简单降低运输费用,也不是要压缩物流企业的合理利润,更不是要影响物流从业人员的收入,而是通过调结构、促改革,优化全社会物流资源配置,加强物流各环节协同衔接,全面提升物流体系运行效率,用尽可能少的物流费用支出,支撑尽可能多的经济产出。
未来怎么干?
提升综合运输组织效率,建圈强链支持优势产业发展
让我们进一步掰开物流费用的构成,来探讨未来具体可以怎么干。
物流费用构成主要包含运输费用、保管费用、管理费用,其中运输费用占比最高。去年,四川物流业实现总收入6527.8亿元,同比增长4.3%。其中,运输环节占78.1%。
《方案》抓住牛鼻子,从运输环节入手,聚焦当前制约我省物流运行关键性瓶颈,明确提升综合运输组织效率,推动交通物流结构更加适配的五项目标任务,包括降低铁路运输综合成本、推进水路运输分段联通、推进公路货运集约化改革、拓展航空物流网络、加快多式联运创新发展等。
“发展多式联运是降低全链条运输成本的有效手段。”据测算,现阶段我国多式联运量占全社会货运量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,可降低全社会物流总费用支出1000亿元左右。四川省交通物流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,我省当前多式联运存在枢纽功能不强、龙头多式联运经营人缺乏、换装转运环节过多等问题。
《方案》对症下药,提出鼓励港口航运、铁路、货运、航空寄递、货运代理等企业向多式联运经营人转型,支持争创五星级多式联运经营人;推动省内主要港口和铁路堆场互用、水运箱和铁路箱互用直提,支持企业布局建设公共还箱服务点;打造多式联运精品路线等举措。
泸州港 图片由四川港口公司提供
今年初,现代物流产业被列入四川省“15+N”重点产业链。以“圈”“链”思维发展物流产业,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从而降低物流成本,这是四川物流降本增效的特色之举。《方案》围绕加快建设现代供应链体系、完善现代商贸流通网络、提升大宗商品物流服务能力、实施“新三样”物流提升工程、推动国际物流提质增效5个方面,加快推进产业链供应链融合,服务支撑全省重点优势产业发展。
物流运输的是货,因此还要结合地方产业特色来考量。四川是全国锂矿储量最丰富的省份,动力电池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。《方案》聚焦锂电池运输痛点、难点,提出将开展“构建动力锂电池安全高效物流通道”强国试点等举措。
挂载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动力锂电池集装箱的列车。 罗顺 摄
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精准匹配供需两侧,能有效减少货主与司机之间的信息差,助力降低社会物流成本。”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,《方案》明确将推动物流数智化发展,制定“三网”融合发展规划,建设全省智慧物流公共服务平台,建设全省准公益性的多式联运数智化平台等内容。
此外配资查询之家门户,《方案》还围绕完善物流枢纽和通道网络、培育发展物流新质生产力、提升要素保障等方面提出工作举措。
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